目录
名人访谈
让坭兴陶“非遗文化”活下来、传出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景平老师记韦世和;1-2
综合评述
高职院校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刘佳佳;3-4
数字化背景下陶瓷文创企业的数字藏品之路的探究黄刘喆;龙熙盼;江鹭;罗婷;蔡勇;5-7
论陶瓷鉴定的多重证据郭其勤;8-12+19
浅析职业教育视域下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饶媛媛;胡婉滢;解帅;13-14+19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专业建设改革——以韩山师范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邓石兰;15-19
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喻宏;20-21+25
识别性标记的保护与一体化打造——以景德镇陶瓷企业为例黄闯;22-25
学术研究
微量Ce3+、Nb5+、Zn2+对钛酸锶钡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左真国;濮义达;26-27
氧化铁与方解石的含量对黑釉釉面呈色的影响杨晶;李哲;李亚敏;包启富;28-30+32
史前陶器纹样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研究霍兴宇;吴新林;31-32
紫砂创作
论紫砂壶的艺术价值沈云兰;33-34
涟漪阵阵,壶韵悠悠——浅谈陶瓷作品《涟漪壶》的装饰艺术汤琴华;35+38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浅谈紫砂《君子情壶》的艺术魅力董岳祥;36+38
古韵天成,妙趣横生——论紫砂赏瓶《万古长青》的装饰工艺和人文韵味赵阳;37-38
陶艺园地
宋瓷礼器对现代陶瓷文创产品发展的启示张鑫;39-40
夜阑瓷语——创意陶瓷情景灯具设计研究徐杰妤;吕子青;41-42
浅析剪纸在吉州窑陶瓷装饰中的应用吴菲;闭兵强;43-44
回归自然:中华传统山水与陶瓷艺术的协鸣吴国涛;45-46+48
浅论陶瓷造型与装饰的关系司真真;47-48
龙腾四海驭天下,九州安定海内升——浅谈陶艺作品《瑞龙呈祥》的艺术价值徐明;49+51
浅谈陶瓷设计中造型与装饰的关系陈轶哲;50-51
现代陶瓷灯具中镂空装饰的创新研究张文耀;52-53
燕居焚香——狮形陶瓷香炉设计研究马兰君;54-55
解析陶瓷绘画创作的美感——以高温颜色釉为代表耿嘉玉;56-57
古风新貌《古丰壶》彭耀年;58+61
方正之间,尽显壶韵——浅谈紫砂作品《明式方壶》的艺术美感范立君;59+61
浅析建筑与陶瓷壁画的关系郑晨曦;60-61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浅谈紫砂《黄金屋壶》的艺术魅力吴彬;62+64
云气纹饰在日用陶瓷装饰上的运用吴思颖;63-64
陶瓷装饰中陶瓷绘画的艺术表达安琪;65-66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浅谈紫砂《养莲组壶》的艺术美感邵立平;67+69
陶瓷雕刻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陈曦;68-69
浅论青花瓷与中国画意境单单;70+72
建盏柴烧烧制方法研究黄巍;71-72
何以入诗:论明清文人题咏中的宜兴紫砂陶钱江涵;73-74
论紫砂壶《竹段》的设计融合以及人文内涵刘洋;75+77
浅谈陶瓷绘画与陶瓷艺术设计的关系及应用曹瑾;76-7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浅谈紫砂《菊蕾壶》的艺术美感李琳;78+80
结合古今论陶瓷作品的造型与装饰桑琳琳;79-80
浅析陶瓷粉彩人物装饰罗金枝;万俊鹏;81+85
深度翻译理论下色釉瓷翻译——以清宫廷用瓷为例徐红玲;82-85
柴烧建盏的烧制技艺及其艺术价值探析暨子文;86-87
论紫砂《吉竹壶》的仿生技巧和文化韵味许学军;88+92
“线性”艺术语言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吴良通;89-90+92
科艺讲堂
宜兴青瓷的传统与创新之初探张碧云;91-92
信息库
关于举办“成就与梦想”中国国际精品陶瓷全国巡展景德镇站的通知93
张崇和会长一行出席“第二十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94